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温润秀雅的《张黑女墓志》
最新公告

    本院以“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”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展正式启动。

温润秀雅的《张黑女墓志》

发布时间:2016-12-05 14:37:33

       作者:钱建恒

《张玄墓志铭》,全称《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》,清代因避清圣祖玄烨之讳而改称《张黑女墓志》。刻于北魏节闵帝普泰元年(531年)十月,出土地无考,原石早已亡佚。此碑为何人所书,至今仍然是个谜。清道光年间何绍基得剪裱旧拓孤本,乃著世至今,拓本共十二页,每页四行,满行八字,是目前仅存的剪裱孤本,现存于上海博物馆。 
    《张黑女墓志》既是墓志的一种,文约二十行,计三百六十七字。用笔方圆兼备,横画或圆起方收,或方起圆收,长捺一波三折,排泄角含分隶遗意,不少用笔有行书意,结体含动势。峻宕朴茂,时出隶意,风神质朴秀雅,尤其是长撇、长捺和长横都特别夸张,增添了一种飘逸宽绰的情趣。既有北魏的神韵,又有唐楷的法度,堪称北魏之佼佼者。    魏碑以古朴奇崛天真烂漫为人称道,而《张黑女墓志》走的却是温润秀雅的理性路子。结构紧凑端正,用笔熟练精到。这种字其实最难成为真正上乘,因为容易沾染匠气。然而《张黑女墓志》秀而不媚,在匀称中自有一种风流蕴藉的韵味。每次翻开这个帖子,都会赞叹:真像玉一样。事实上它也真让我联想到篆刻中所推崇的汉代玉印,同样的雅洁高逸,风骨内敛。我甚至觉得它像诗经,像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”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”那样从容不迫。
    《张黑女墓志》不但用笔精、结构雅,同时在空间布白上主虚,以虚印实。这一方面缘于入笔的尖起,中行提笔的婉转,使转的轻慢,同时长横的大量运用,短竖的疏密相生,使整体的空间分割空灵隽永;更主要的是该碑行密字疏,字形横势舒展,章法布白疏朗旷远,单字中宫紧结,嵌于其中,绝无气松神散之感也。结体因取隶法,故多横平竖直,难得之处是平不板滞,直不僵死,很适宜有一定隶书基础者临习,我在学习隶书和钟繇荐季直表后,就很容易上手,特别适合我口味,笔性容易掌握。如果临习得法,可在短时间内掌握其风格,临完后我多和原帖比较,分析异同,抓住特征,将相同或相近的字、同部首的字归类整理分析,这样尽量使得临作向原作靠拢。在此基础上,将字集成句,举一反三,然后再以它的笔意再进行创作,结果临写效果大不一样(见钱建恒临作图)。
  我创作魏碑书法作品时,不是对原碑的刻意模仿和简单复制,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,体现着自己的创新。到现在对于魏碑的笔画究竟是写出来的还是刻出来的,一直是书法界争论不休的课题。往往是形态易得,质感难求也。欲得其方,必得其厚,方能圆润雄强。张黑女字形微扁,稍有倾侧,大小均一,结构严谨,看上去很容易临摹,可我试过多次,往往能得其字形而失其神采。因为它的笔画异常灵动。尤其撇、捺、走之底、竖弯钩,以及横画,弧度控制得非常精妙,非常有灵气。我自己临的时候很明显,弧度不足则僵硬,弧度过大则失态。不由得不佩服,原碑文将笔画处理地又生动又温雅。
    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缀法》云:“书法之妙,全在用笔。该举其要,尽于方圆。方用顿笔,圆用提笔,提笔中含,顿笔外拓。中含者浑劲,外拓者雄强,中含者篆之法也,外拓者隶之法也。”《张黑女》用笔正在于用一“提”字,所以势圆,劲力内含,有篆之意;《张黑女》用笔,也用一“顿”字,所以峻利,魄力雄强,有隶之味;《张黑女》提按有序,开合有度,所以气韵生动,有行之灵动;《张黑女》虽为北碑,却有南派书风的江左风流,含钟王之神韵,而无后世帖书的姿媚。《张黑女》结字缜密,布白疏朗。结字端正而于稳中求险,端视之则有巍然之巨,尽得小中见大之妙;布白随意而求疏旷,不仅行距疏,字距更疏。久视,字若暗夜星辰,幽远莫测。《张黑女》的点划用笔变化莫测。如点法,轻重、大小、呼应、连绵、顾盼、方圆、俯仰各具形态;捺法,有的如刀之利,有的含蓄如引弓待发,有的如唐宫之仕女,有的窈窕如小家碧玉;钩法,有露与不露之分,露钩又有方圆之别;折法,有如隶之搭锋,有如龙门的切锋,有如行书的流便写法,有如篆之浑穆中含。
    一读、二临、三悟,这是每位书家的必修之路。 建议学《张黑女》应读临并重,双管齐下。

《张黑女》》结体给人整体的感觉是横势,但仔细品味,很多字并非扁形,而是呈长形,这正是其奇妙之处:
     1、通过夸张撇捺横画或缩短竖画,在视觉上造成横势。如“之、人、女、太、中、也、十、一、二、天、丁”等独体结构的字,多夸张撇捺横画或缩短竖画,撇捺的表现基本
上都很突出;在其它字中也一样,如“张、君、墓、建、远、差、是、迅、速、通”等字,尽管字呈长或方形,但略夸张撇捺,即在视觉上造成横势。
     2 、通过对比来营造出横势。在碑中字有高有扁,正因为这样,才使横势更突出。试想,如果把字都写成扁状,或再度夸张撇捺,反而有故意做作之嫌,大大地失去了原碑的精髓。就象一杯清茶,淡淡的清香更值得人品味,总有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。因此在创临中要把握好分寸。
    有些字写得很笨拙如“日、于、司”等;有些字很动感,如“太、吏、牙、泉”等;有些字很稳健如“墓、祖、具、高“等;有些字很险劲如“草、皇、民”;正是由于这些对比的成份,才突出碑的艺术风采。
    3、通过笔法与字法来统一。字的高低、正斜、动静依靠笔法和字法统一得天衣无缝,浑然一体。结字中宫敛收,上收下纵,收不气促,游刃有余;纵不神散,风采依旧。在创作过中,把握住整体特征,从多方面去尝试和玩味。
    最后谈谈创作体会:
    尊重原帖,写小楷。大小在一寸之内。根据原帖的精神风貌,试追求简洁、平淡、圆润、含蓄的内涵,笔法上力求精到,不急不躁。结体上体会正与斜,纵与横,动与静,险与稳的精神内涵。也试着夸张某一特征,如加粗笔画或减细笔画,对比观察创作效果。
    苏东坡论书说:“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,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。”《张黑女墓志》为小字,但给人以开张、洞达之趣。我写的字有时感受松散,毛病就在于只顾点画,而不知气韵和笔势连贯,如果能将自己的字写大,而不失韵致,不失质朴秀雅,还能将自己的学识、修养融于它的内蕴之中,的确不是件很容易的事。因此,在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临习《张黑女》时,要“方不露骨”、“圆不柔媚”,扎扎实实,必须下大功夫才行。
    郑板桥说:“十分学七要抛三,各有灵苗各自探。”当临摹到乱真的效果是不容易的,但这不是目的,目的是要其打出来。要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,用更大的勇气打出来。也就是齐白石所说的:“学我者生,像我者亡。”临写《张黑女墓志》是否真正得之堂奥,不是以时间为绝对标准,也不能用临数万遍来衡量,更不是用小聪明代替砚田寂寞耕耘,必须以自己的智慧,清醒的大脑,最扎实的功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循序渐进,方能达到临书的真正收获也。